
金风送爽,秋实满仓。10月30日,我院召开“青蓝接续 薪尽火传”2025年青年培育基金项目座谈会。党委书记李立平、常务副院长何宏涛、副院长田晓玲,科研处、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以及2025年引进博士、入站博士后及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负责人、科研业绩考核青年骨干等齐聚一堂,共话青年科研人才成长与医院科研事业发展。会议由人事处韩国军处长主持。

李立平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青年科研人才对医院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他指出,医院党委始终坚守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科研创新为引擎、以人才培育为根基”的发展理念,将青年人才培养摆在医院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青年培育基金项目的设立,正是将这份重视具象化的关键举措。通过配套政策优化、资助经费保障、科研环境营造、研发团队搭建等全维度支持,为青年科研人铺路搭桥,助力科研薪火代代相传,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针对青年科研人员成长,李立平书记提出五点希望:一要志存高远,锚定国家战略与人民健康需求校准科研方向;二要坚守初心,永葆求真务实的科研热忱;三要勇于创新,以开阔视野攻坚原创性成果;四要精益求精,打磨高质量科研精品;五要众志成城,依托多学科协作凝聚科研合力。
















会上,院领导为科研业绩考核优秀的青年骨干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大家备受鼓舞,脸上洋溢着振奋与自豪的笑容,现场响起阵阵热烈掌声,既承载着对青年科研成果的高度认可,更饱含着对医院科研事业薪火相传的殷切期许。
科研业绩考核优秀青年骨干代表孟令娇表示,考核优秀对我来说是“加油站”,正是医院提供的良好科研环境、系统的培育政策,才让我们有机会在科研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唯有全力以赴,不能丝毫懈怠。国自然项目负责人代表谷丽娜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激励着我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也提醒我在医院科研发展的“青蓝接续”中,发挥好承前启后的关键力量。引进博士代表贾海雪表示,能在四院开启科研新征程,感到非常幸运。从李书记的亲切接待,到田院长的一对一交流,以及各位老师的细致帮助,让我深刻感受到四院对科研和人才的重视,让我找到了归属感,力争早出成果,不辜负这份信任。博士后导师刘月平指出,博士后阶段是青年科研人员从“跟跑”向“并跑”跨越的关键期,我院重视博士后培育,提供契合需求的支持,导师致力于做好“传帮带”,助其少走弯路,博士后带来的全新理念与创新经验,与医院现有资源形成互补,双向赋能,推动医院科研业绩持续提升。
在交流座谈环节,副院长田晓玲重点介绍青年人才培育的相关政策。青年科研人员特别感谢院领导一直以来对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视与扶持,围绕课题开展、科研场所、学科合作、设备使用、经费资助、薪酬待遇等问题积极提问,院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逐一回应,为大家排忧解难、答疑解惑。常务副院长何宏涛表示,医院是青年科研人才的坚强后盾,将提供最大力度支持保障,助力其攻坚克难、产出科研实绩,实现成长进步。

近年来,医院强化党管人才机制,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一是搭建多元化引才平台,明确“党委统筹、组织牵头、科室联动”工作格局,组建“临床+科研”专家引才团队,聚焦重点高校、顶尖医院靶向引才;成功举办“青年博士论坛”,吸引全球5个国家和地区62名博士参与;自2025年起实行“全年动态招聘”,通过多渠道发布信息,精准补充学科梯队。二是构建全周期培育体系,修订《职工外出进修管理办法》《因私出国(境)管理办法》,选派566人赴知名机构进修;设立《青年人才培育学习基金》,资助1066人提升学历,26人获得科研经费;推动青年人才科研能力提升,今年2人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导师指导+平台支撑+经费保障”体系的搭建,吸引优秀博士来院入站工作,累计接收5名临床医学博士后。三是建立科学评价激励体系,针对科研人才明确以“岗位贡献度、业绩成果”为核心依据,将评价结果与岗位薪酬、科研经费挂钩,实现精准资源支持;实施科研业绩目标考核管理办法,细化考核标准,给予考核成绩优秀的人才专项经费支持,配套经费近300万元,助其开展科研工作,形成良性人才竞争机制。
此次座谈会,不仅为青年科研人才搭建了沟通桥梁,更进一步凝聚了科研发展共识,明确成长路径。我院将持续深化青年人才培育举措,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更优质的支持与服务。相信青年科研人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医教研”协同发展,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青春动力。
人事处 宣传部